推薦連結





---快速搜尋---


--淘寶-商品快速搜尋--

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

為您支招破十大網購“貓膩” - 新華網

    昨日,廣東省消委會發布了2013廣東“十大網購消費潛規則”。“釣魚”網站、先漲價後打折、團購遭遇“二次消費”、買家給差評遭賣家報復等案例悉數入選。


    通過公開徵集、記者調查、維權論壇等方式,省消委會在一個月內徵集到數百條網購消費潛規則線索,經消費維權專家等遴選,最終評出10條消費者反映強烈、社會影響較大的網購消費潛規則,並于昨日正式向社會公布。


    “針對消費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,今年我們改變了以往面面俱到、全面開花的做法,集中力量挑戰消費矛盾比較突出的網購消費領域存在的潛規則。”省消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羅衛光介紹,相比實體市場,網購更容易產生消費糾紛。本次活動集中力量挑戰網購潛規則,為消費者揭露網購消費背後的“貓膩”,以探索網購時代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效機制。


    1 “釣魚”網站層出不窮,網民受騙防不勝防


    網購時常遭遇“釣魚”網站,或進行“挂羊頭賣狗肉”式售假,或是“遊擊戰”式變換網站,詐騙招數層出不窮。消費者一旦受騙,由于大部分被投訴網站實際經營者無法查找或不在相關管轄范圍內,職能部門難以施行監管手段,調解或查處的成功率很低。


    支招:消費者發現被“釣魚”後,要及時登錄網銀,查看款項流向和具體信息,並及時聯係銀行客服和款項流入的最終支付平臺,要求馬上凍結款項,盡量減少損失。一定要盡快報警,若能找到不法分子,可據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獲得雙倍賠償。


    2 先漲價後打折,真促銷假優惠


    部分網絡商家經常宣稱所謂的“最低價”、“最便宜”或“最劃算”,並打著“限時促銷”的幌子忽悠消費者。實際上,他們大都採用“先大幅漲價,再打超低折扣”的伎倆,網民掏錢消費了,以為得到較大實惠,實際可能吃了暗虧。


    支招:抬價打折、虛構原價,包括以虛假的“清倉價”、“甩賣價”、“最低價”、“優惠價”或其他欺騙性價格標示銷售商品的,都屬于價格欺詐。可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,情節嚴重的,將吊銷營業執照。


    3 團購價低服務“縮水”,網民易遭“二次消費”


    團購網站推出的“很超值”、“超低價”銷售活動,到真正消費時卻發現相關服務也與價格同步“縮水”,大打折扣,頻頻引發糾紛。不少消費者還投訴“團購後被迫二次消費”,如“酒店團購價變預付價,入住時即升價”、“團購電影票兌換券,看電影時卻被要求補20元差價”等現象屢見不鮮。


    支招:選擇專業性強、信譽度高的網站和銷售商,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或者貨到驗貨後付款,盡量避免向網站提供的個人賬戶直接付款。消費者應對銷售頁面、商品詳細、服務項目、消費提示、付款界面、客服聊天記錄等,進行截圖保存,以備投訴、申訴或訴訟所需。


    4 拍賣秒殺成噱頭,商家“坑客”擅自取消訂單


    不少消費者反映,他們“限時拍賣”、辛苦“秒殺”到的商品,卻被通知沒貨,或以超賣為由被取消訂單;更有甚者,部分商家(其中不乏某些大商城)不將真實情況告知消費者,擅自取消訂單後也不與消費者進行溝通。


    支招:網購交易受法律保護,買方在“秒殺”成功後,雙方的合同即告成立。賣方不能隨意單方面取消合同。很多電商在用戶注冊協議中制定“霸王條款”,聲稱只有在訂購的商品實際出庫發貨後才建立合同關係。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相關法律,這種有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內容是無效的。


    5 商品真偽難鑒定,網店商家“踢皮球”


    不少網絡商品聲稱“原裝行貨”,“支持專櫃驗貨”等,但消費者購買後想“驗明正身”,卻遭遇“鑒定難”,網站店主、銷售專櫃、專賣店、代理公司相互“踢皮球”,導致所購商品真偽難辨,特別是購買名牌產品、奢侈品的消費者因此蒙受較大損失。


    支招:大多知名企業都會在產品上設定一些用來鑒別真偽的“鑒定點”,如特殊的商標縫紉方法、精確的商標縫紉位置等,但這些“鑒定點”都是企業的“商業秘密”。遇到此類問題,網絡消費者可以通過錄音、公證等方法,記錄品牌企業對產品的口頭鑒定意見或答復,以代替品牌企業的書面結論。因為這些證據具有法律效力,可據此及其他有關證據要求商家退貨並賠償相關維權的損失。


    6 買家網購給差評,賣家報復沒商量


    買家網購商品因質量或服務存在問題,給予了賣家差評。因差評直接影響賣家信用及銷售,一些賣家就千方百計、死磨硬泡要求買家修改評價,更有甚者,採用一些手段惡意騷擾和報復買家。


    支招:消費者可直接向網絡交易平臺如淘寶、京東商城等進行投訴,若問題沒有解決,可向網店所在地的工商部門或消委會提供消費單據等資料,進行異地維權。如遇惡意騷擾甚至恐嚇,則要搜集電話錄音、QQ截圖等證據,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。


    7 維權平臺如擺設,消費者依然維權難


    有消費者投訴,在某大型電商網購的1.5匹空調送貨時卻變成1匹的,明顯“貨不對板”,但向該商城內設的消費維權平臺進行多次反映和投訴,卻發現該平臺如同虛設,無法有效解決相關投訴糾紛。


    支招:當電商維權平臺不能發揮作用時,消費者可跟在與賣家協商和解、向消委會投訴調解、向行政部門投訴及提起仲裁或訴訟四種方式中任選一種解決爭議。


    8 個人信息網上“裸奔”,不法商家倒賣獲利


    消費者網購時須填寫地址、電話等個人信息資料,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掌握的資料,拿來倒賣獲利,導致消費者私人信息泄露。若消費者在線付款,會留下身份證號、信用卡、銀行賬號等更多信息,帶來更多安全隱患。


    支招: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屬于違法犯罪行為。為避免信息泄露,消費者在網購時要選擇信譽好、安全性較高的網站購物,選擇安全可靠的支付手段,並注意留存證據。盡量避免或減少透露自己的身份證號碼、銀行卡密碼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,只提供與消費有關的信息。


    9 海外代購風險大,驗貨退貨維權難


    隨著網購越來越普及,海外網上代購業務也日漸興起。但海外代購存在較大風險,如購買的商品有質量瑕疵,一般很難退貨;而有真偽存疑的問題,國內也缺乏可信和有效的鑒定渠道;一旦發生消費糾紛,維權就更加艱難了。


    支招:我國還沒有關于類似網絡代購的電子商務交易的詳細立法,對于網絡代購的交易糾紛,都沒確立相關的處罰條款。即使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,受害消費者可能無法得到應有的賠償。買家應要求代購人提供購物憑證、收銀單據、商品出售商家的聯係電話、地址等,並保留郵寄憑證,以備查詢;盡量選擇海外直郵的送貨方式。


    10 第三方支付存漏洞,消費者賬戶不安全


    有消費者反映,自己參加了第三方支付工具的“促銷紅包付款”活動,結果賬戶現金被騙光。據稱,該促銷紅包本是快捷支付係統針對賣家的增值服務,但因其係統設置允許替買家生成促銷紅包,給個別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。事實上,第三方支付工具安全性仍存在不少漏洞。


    支招:消費者應當注意收集和保存相關網絡購物證據,如:與賣家聊天的記錄,購物記錄、購物票據憑證等,以此向電商平臺或工商部門要求維權。


taobao-淘寶網-台灣館-購物-ㄊㄠ淘寶網-怎麼買-推薦 網址來源出處:: 為您支招破十大網購“貓膩” – 新華網



為您支招破十大網購“貓膩” - 新華網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